哲学家茶座第十六讲——佛教革新视域下的茶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中)
二、普请之法推动了佛家茶的诞生
怀海禅师为了有效管理僧团和解决生存问题而立规制,即《禅门规式》,原本禅门规式早已迭失,后经历代汲收编纂,形成沿袭至今的《百丈清规》。怀海禅师提出行“普请之法”,使农禅并举真正得到践行。究其社会背景,唐代实行口分田即按人口分配土地的政策,僧尼同样分得田地。唐京兆释道宣撰《广弘明集》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统一全国以后,对佛教大加扶持,他不惜占地建寺,数度下诏普度僧尼,并优礼各僧,颁发佛典等。武则天在位时,推崇佛教,使寺院经济得到大发展。尽管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出现毁佛事件,但此后的统治者又大力兴佛。无论是是朝廷所建佛寺,还是官僚豪富所建兰若(即私人所立的庙宇),佛寺遍布以及寺庙田产催生了雄厚的寺院经济,从客观上为唐代佛教提供了独立发展的条件。
怀海所处时代是唐朝由盛至衰的年代,一方面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方人口逃往南方,在僧人队伍中不乏涌进的流民,出家离俗只为衣食。另一方面由于土地不断的被大地主兼并,很多百姓众因战乱逃亡,口分田制基本上就名存实亡了。后来两税法取代了口分田制。两税法对于寺庙来说有一个不利的因素就是政府不再免除寺庙的赋税了,寺庙又面临着大量流民进入的混乱状态。因此,僧团自食其力,方可生存;有效管理僧团,方可正精进。怀海禅师独创禅院之举,参学者无论上下一律入僧堂居住,恪守清规,不立佛殿,惟树法堂。《百丈清规》写道:“普请之法盖上下均力也,……当思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 。普请之法使僧众上下均力齐同劳作。怀海的普请法将修行与生产一体化,运用禅学于劳动中,客观上适应了封建自然经济以家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一座寺庙丛林则自成一家,佛寺拥有田产,普请之法改变了以往僧人的生活依靠乞食为生的传统。
茶与出家人的结缘之始是僧人对茶自然功效的利用,僧人们以当时的煮茶法饮茶,这样既可以疗饥又不违戒律,更主要的是茶性纯洁淡泊,有提神醒脑之效,远离荤腥,有助静思修道,故深得僧人喜爱。饮茶成为僧人风尚始于唐中期以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当饮茶成为日常所需,其自有的特性在适宜的社会背景下衍生出思想文化的色彩。唐代诗人吕岩《大云寺茶诗》曰:“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工夫。” 印证了名寺出名茶的历史景象,由于佛教提倡以茶助修,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从而形成寺规寺仪。可见,茶园耕作不仅是普请之法的重要内容,而且无日不茶为佛寺之景,由此演绎着禅宗之禅的意蕴。
三、机锋传习的禅风与禅茶一味的意蕴
宗教这两个字我们怎么解?中国的字是由单字到复词的过程。宗是什么?无言之宗,主观的东西;教是什么?有言之教。我的思想表达出来,你才可以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无言之宗、有言之教。佛家的义理也要通过师傅带徒弟这样传下去。所谓机锋或斗机锋,即禅宗因人因时因地而进行的一种以心传心的教学方式,把师徒之间在行为或语言上的默契视作参学的途径,主要以隐喻曲折的方式绕路说禅,使对方心悟禅理。在农禅实践中来参学禅理。慧能提出“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 举手投足,皆是道场,真如佛性就在万千事物里,就在人心深处。机锋传习也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个载体文化,比如对“梅兰竹菊”,中国人说四君子,梅的冰肌玉骨;兰的清质秀芳;竹的虚心有节;菊的傲霜斗雪,即君子之德。如果你问西方人梅兰竹菊是什么?他们会从门纲目科属给你解释植物学的定义。这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文化特质侧重观物而取象;西方侧重观物而观物。所以借物而寄情,物中参禅,便在情理之中,禅茶一味则是机锋传习的禅风中产生的妙悟。禅茶一味彰显了禅宗那些主张?我的理解如下:
其一,无住为本。从茶的自然秉性来讲,茶树生长在远离闹市的青山秀谷之中,年年岁岁,任风起云涌,斗转星移,静静生息,这本身就是无住为本,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尘不染,既不执著于空,也不执著于有,亦生亦灭,因果相续,任用自在,这正是浓浓的禅意。《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记载了唐代沩仰宗(禅宗五家之一)沩山灵祐禅师与仰山慧寂禅师,师徒二人的借茶斗机锋的故事,沩山灵祐禅师借普请摘茶之机,试探其弟子仰山慧寂的悟性:“沩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曰:‘撼茶树。’” 主张体认和发掘自心佛性,并循微见著,佛道触目皆是,使修禅落实于生活实处。山中习静的人对境无心、心念不起,则是入禅境的体现,以茶寻得禅理而觉悟。
大家看一下这幅寺庙茶园的照片,树着的牌子上写着古人的参悟“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这才是入禅的路径,无住为本。
其二,平常是道。中唐以降,吃茶与参禅皆是佛家开门之事,即平常事。于平常心对待吃茶与参禅,便吃出茶味,参出禅机。历史上禅宗“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正是茶禅一味的美谈,反映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常人的妄想,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禅茶一体”的境界。平常心是道,吃茶平常,佛法平常,皆在举手投足之间,皆在一花一叶之间。在后怀海时代,宋元明清禅宗灯录中频频出现与吃茶相关的禅语,诸如且坐吃茶、归堂吃茶去、饭后三碗茶等等,暗喻放下执著心、分别心,通过吃茶的平常来了悟佛法的平常。以日常用语表达了禅语之机锋,寄参禅于生活中。因此,在饮茶的平淡无奇中却能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直至觉解佛家真谛。
其三,静心得道。清净中吃茶,静虑中参禅,身上无红尘,心中无俗念,专注一境方可入禅。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静”是千百年来修行的必经之路。静,不是浅层次的由物构成的环境之静,或是自然景观或是人造景观之幽静,而是心灵的淡泊宁静,即便山中蝉噪鸟鸣,那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心的澄净方能融通万境而无挂碍,“静”是品茶与参禅的共同基点,静中品茶知茶味,静中参禅悟禅机。饮茶使修行者获得不仅是口腹之享,而且是远离尘世那宁静平和的心境,而参禅是澄心静虑的体悟,专注精进,直指心性,顿悟成佛。十五世纪日本佛教高僧村田珠光禅师提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村田珠光禅师在日本弘扬了中国禅宗和茶道的思想宗旨。可见,佛教在茶事中融入了清静思想,通过茶道与参禅来升华精神境界,开释佛家涅槃之道。我举一个例子,北京碧云寺里的水泉院,是乾隆当年试泉悦性的山房。这里有个洗心亭,还有一个称为“清静心”长方形亭子。心如何洗?这一定是由物境的幽静而至心境的宁静,心灵的觉悟而如洗心。
其四,觉悟为宗。从吃茶到品茶,从参禅到觉悟。这是由表及里,由物象到意向的飞跃。芥子纳须弥,大千俱在一毫端,茶道就在这一品一啜之中,三口为品,吾心为悟,品茶悟道。在品茶中获得物外之韵,味外之旨,这便是饮茶之境的禅意。首次提出“茶道”一词的唐代诗僧皎然对禅诗和禅茶的研究极为精道,其所著《诗式》曾对诗歌取境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借此话用于品茶,正是自心的觉悟才有品茶的意境,以素心品茶而超乎茶的物象,品平凡中见滋味的心灵意境。这不仅是口腹的喜乐之感而且是品茶悟道的精神释然与心灵觉悟的轻松,因此品茶是心灵的净化。参禅是由痴而智的转变,拨开惑障而见自性本净,净性自悟是参禅的步步升华。无论是品茶还是参禅皆是荡除胸中烦恼而获精神开释,这就是至善茶道和真如佛道,故此,禅茶一味是茶道、禅心融于一味,这就是觉悟为宗。
禅茶一味诠释了禅宗之禅的意韵,我们说茶道禅心,以佛教的事来看佛教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不仅映衬了佛教对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发展的贡献;而且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写照。谢谢!